阜阳肿瘤

肝癌介入治疗后疼痛的护理

2022-04-19 14:27:00 来源: 阜阳肿瘤 咨询医生

肝癌介入治疗后疼痛的护理 [标签:url] [标签:科室] 摘要:肝癌的介入治疗即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(TACE)是目前治疗不能手术肝癌的主要方法,已广泛应用于临床。TACE治疗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,以疼痛、发热最为常见。对疼痛控制的满意程度,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介入效果。 肝癌介入治疗引起的疼痛,主要集中在术后的前三天,术后第一天往往最重。疼痛部位主要在右侧肝区、剑突下和后背。常表现为胀痛、跳痛、滚痛等。应用不同的栓塞剂疼痛的特点不同: (1)KMG栓塞:KMG为颗粒栓塞剂,是大小不等的胶体微球,注入 血管后可迅速阻断血流,而且可栓塞到毛细血管水平。因此KMG栓塞后疼痛来得突然、剧烈且持续时间长。一般为1~10天。 (2)LUF的栓塞:LUF为油状液体栓塞剂,栓塞的范围广,但容易被不断强有力动脉血流冲散而流失。因此LUF栓塞后的疼痛强烈但持续时间较KMG短,一般为1~3天。但不稳定,有时会出现急性爆发痛。 (3)KMG+LUF混栓:既强烈又不稳定而且持续时间长,患者可因疼痛而不敢呼吸和有效咳嗽、烦躁不安、大汗淋漓,影响休息和睡眠。最难控制。 疼痛程度与栓塞的程度有关,栓塞血管越多面积越大疼痛越强。也就是说,栓塞剂用量越多,疼痛强度也随之增强。尽管目前治疗癌痛的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多种多样,但在所有的治疗方法中, 类镇痛药是癌痛治疗必不可少的药物,对中重度癌痛患者, 类药物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。因此TACE栓塞后的疼痛控制,同样遵循三阶梯止痛给药的原则,根据介入治疗患者疼痛的具体特点合理用药。以 类药物为主,注射与口服联用,中枢镇痛与局部镇痛联用。主要应用的药物有复方羟考酮片(泰勒宁)、盐酸羟考酮控释片(奥施康定)、 注射液、氟比洛芬脂微球注射液(凯纷)。 中度稳定疼痛一般以口服给药为主,如口服泰勒宁或奥施康定。重度疼痛时需要联合用药,凯芬静脉滴注,有突破疼痛时加用 注射液皮 射。或者 注射液皮 射加奥施康定口服。超前镇痛主要是凯纷或度冷丁术前半小时注射给药。凯纷是非 类靶向镇痛药,药物主要在 部位起作用,它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,一般在15min左右起效,镇痛作用较强,持续镇痛时间是6~8h,特别适用于急性疼痛。 为中枢镇痛药,镇痛作用强。30min起效,持续镇痛时间4~6min。 奥施康定控释片的有效药物成分羟考酮,是半合成 类药,属中枢镇痛药,口服1h起效,持续镇痛时间12h,对于稳定的中重度疼痛效果好。泰勒宁是对己酰氨基酚和羟考酮的复方制剂,主要作用于中枢和器官平滑肌止痛,饭后服用,20~30min起效,持续镇痛时间6h,适合轻中度疼痛应用。 肝癌介入治疗引起的疼痛专科护理原则: (1)由于TACE治疗后股动脉穿刺加压包扎,患者的肢体需要制动,疼痛患者在疼痛过程中不能随意变换 。这样长时间一种姿势更加重了患者的烦躁不安和疼痛程度,所以我们要帮助患者适当变换姿势,同时用治疗性触摸的手法舒缓肌肉的紧张度,从而缓解疼痛,同时注意预防动脉出血等介入并发症的发生。 (2)给药的护理:对于急性疼痛患者给药一定要迅速及时,用药后评估疼痛是否在药物起效时间后逐渐得到缓解,缓解的程度如何,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等,为下一步药物的调整提供依据。口服给药时一定要掌握药物的镇痛时间,按时给药。同时也要避开患者的睡眠时间给药。在口服给药前要观察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,必要时可选择直肠给药,以免影响药物镇痛作用的正常发挥。 (3)不良反应的护理:在镇痛药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观察中,镇痛药的不良反应与TACE治疗的不良反应大致雷同,因此两种不良反应相互协同叠加,后果更加严重。尤其是便秘,严重者可出现 不排气,腹胀如鼓、憋气、不能进食。因此要指导患者用双手朝一个方向轻轻揉动腹部,推动肠蠕动,促进排气排便。同时配合通便药物治疗。 另外,肝癌介入治疗后一般并发症以短期肝区疼痛、持续时间少于3周的低热(﹤39℃)最为常见,多数请况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,其他包括:恶心、皮肤烫伤、胸水、呼吸困难、肝被膜下血肿、小胆管狭窄等。严重并发症较为少见,如腹腔内出血、针道种植转移、肝脓肿、胃肠道穿孔和血胸等。介入后可能造成死亡的并发症有:多器官衰竭、败血症休克、 破裂、胆道严重损伤和肝衰等。因此,应在术后做好各项观察护理工作。 (实习编辑:庄智伟)
TAG: